ID:28

吉隆坡唐人街“茨厂街”:中国元素吸引八方游客

“茨厂街”是吉隆坡最著名的“唐人街”。这里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天天像在过中国的大年。这里已不是传统的华人居住地和华人商业区,而是一张吉隆坡的金色招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观光购物。

中新社10月31日报道,“茨厂街”保持着显著的中国元素,街头与街尾盖着横跨街心的中式大牌楼,金黄色的双龙栩栩如生,绿色琉璃瓦在充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斗大的隶书“茨厂街”下一排红色灯笼在微风里生机勃勃。牌楼顶长约4米、高2米的液晶显示屏播放着马来西亚风光。

1857年,华人领袖叶亚来带领同伴在这里发现锡矿,开始召集华人开采,不久在今天的茨厂街范围建立初期矿区小镇。此后的100多年,吉隆坡的地位越发重要,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茨厂街见证了吉隆坡的成长。今天的“茨厂街”,不再是单指一条街道,已是一个街区的代名词了。

走进“茨厂街”,岭南、闽南式骑楼鳞次栉比沿街而建,一、二层开店,三、四层住家。街心上空高架着波浪式彩色玻璃瓦遮雨棚,逛街者不必担心风雨和骄阳。

福建面馆开在街心的二层小楼,招牌下书开创于1927年。楼下是开放式市场,青芒果、榴莲、椰子、马奶葡萄、蛇皮果,果香四溢,亚热带水果应有尽有。椰子一颗1.5令吉,蛇皮果八粒10令吉。一位七八十岁的大娘,高声吆喝着“老呀、老呀”,卖的是金黄色圆溜溜的芝麻圆子。

福建面馆的跑堂都是肤色黝黑的南亚人,卖的十几种面食五花八门。时值中午,记者要了两碗面慢慢品尝,就是吃不出“福建味”。好不容易柜台走出一位华人长者,正是该店蔡老板,是第三代华人。他认为,“福建面”是啥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人喜不喜欢,吃的人多,营业额高才是硬道理。

蔡老板说,华人第一、二代主要靠挖矿、种地和剪刀、菜刀、剃头刀在大马创业。现在华人有条件了,要培养孩子读书、经商、创业。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在北美工作,一个在法国读书。

“恭和堂”在茨厂街开头和尽头各开一家装饰精美的凉茶店,以卖龟苓膏为主,兼卖各式凉茶,一排雕刻花草的红木八仙桌,配上沉重的座椅,显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苏东坡词句,有十足的中国气派;在大众书局可以买到中文标注的马来西亚及吉隆坡地图;“元和堂”、“余生堂”,还有书屋、服饰店、水果店、西餐馆等,都用中文招牌,这是区别于其他社区的重要标记。

在“茨厂街”购物十分方便,小的商品从针头到笔、笔记本,大商品从洗衣机到电冰箱应有尽有,触手可得。从某种意义来说,“唐人街”是现代超市的超市,可能也是其生存、兴旺的原因。

ID:29
ID:30

热门关注

ID:31
ID:32
ID:33
ID:34
ID:35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留学新闻 语言考试 院校专业 材料准备 申请条件 行前准备 签证办理 留学生活

精彩图文

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