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8

新市长政见对波士顿学区的影响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 2013年11月19日 03时讯

波士顿正紧锣密鼓地準备选出20年来第一位新市长,在两名积极操作意图取代现任市长汤姆斯‧万宁路的候选人大力鼓吹下,可预见,不论谁获胜,在未来市政府议程中,学校教育仍将被列在最优先地位。自万宁路市长在1993年上台以来,他精心挑选波士顿学校委员会,强力主导负责全市公立中小学,拥有超过57,000名学生的波士顿学区教育厅 (Boston Public Schools)。这二十多年中,万宁路市长只赋予两名学区管理领导者长期的信任,一位是担任总督学超过11年的汤姆斯‧裴资安,另一位是任职近7年最近退休的凯若‧江森博士。在这两位总督学推动下,波士顿学区稳定的通过系统性转变和改进,赢得一个大都会区模範学区的美誉。这项选举无疑将会带给波士顿学区关键性的转型,因为长期领导全市公立学校的老市长準备下台了。

这两位在初选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曾担任过教师,现任波士顿市议员约翰‧江乐理和长期工会组织领袖,现任麻萨诸塞州代表马丁‧伟殊,将于11月5日市长选举中对决。两位候选人的竞选支票中,包括增加学校领导人数、扩大全市双语课程、加强9和10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延长每日上课时数等提升教育成效的构想及作法。继任市长也将有更迫切的教育议题需要解决:僱用一个新的总督学和面对一个刚经过自20年前波士顿为废除种族隔离而实施大规模校车接送以来最戏剧性全市学生学校分配过程的学区重整。

自2008年到2012年间担任麻州教育局局长的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保罗‧雷维尔预测,「无论哪位坐上波士顿市长宝座,都将马上面对这些教育议题。」他目前尚未为任何候选人背书。对伟殊先生而言,扩大全市现有针对4岁学童学前班计画是最优先的,而江乐理先生一直鼓吹延长每天在校时数。

在特许学校方面,两人皆有强力支持的纪录,江乐理曾在波士顿特许学校任教,在市议员任内,也推动在一般公立学校加入类似特许学校的功能,例如延长每日上课时数。他的女儿在波士顿多契斯特附近一所小学附设幼儿园上学。该校自2009年被指定为转机学校(turnaround school),目前每日上课时数已增加,并更换大部分不适任教师。伟殊也不遑多让,他是波士顿的特优特许学校─位于多契斯特的「邻里之家」创办成员。这两位候选人都主张将州政府对特许学校设置上限提高,因为波士顿目前只有22个特许学校,但等待入学学生高达25,000名。万宁路市长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此项议题。

虽然波士顿教师工会目前未背书任何候选人,伟殊先生被归类为对工会友好。他职业生涯大部分都担任当地劳工团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甚至在1997年当选为州众议院代表仍不间断。江乐理先生则与教师工会的关係较对立,最近的一次交恶是在市议会审核教师工会最近一期合约的时候,他是唯一投反对票的成员,主因为工会不同意延长学校每天上课时数。 虽然这种强硬立场可能与一些选民产生共鸣,它可能为江乐理带来未来的挑战。

前麻州教育局局长雷维尔教授认为,作为要推进重大改革的市长,最好不要只在场外比手画脚,期望带来实质的变化,继任者必须获得教育界认同并成为实施改革的伙伴。

注:
102年11月5日投票结果由马丁‧伟殊当选下一任波士顿市市长。

译者: 姚君佩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ID:29
ID:30

热门关注

ID:31
ID:32
ID:33
ID:34
ID:35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新闻资讯 社会聚焦 海外趣闻 行业动态 留学政策 留学预警

精彩图文

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