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8

新西兰华人国会议员杨健在北京发表讲话:对于新中关系的若干认识

新西兰海外编译组[liuxue86.com]为大家提供的新西兰相关留学译文:《新西兰华人国会议员杨健在北京发表讲话:对于新中关系的若干认识》03月20日报道。
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消息:NZ华新社北京3月20日专电 新西兰国家党华人国会议员杨健博士随同新西兰贸易部长在中国访问期间,与3月1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新西兰与中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讲话”主题发表了题为《对于新中关系的若干认识》的讲话,全文如下:

大家好!

这是我作为国会议员的首次正式出访。陪同贸易部长蒂姆•格罗泽(Tim Groser)出访中国,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荣幸。我的这次访问,凸显出格罗泽部长对中国的特殊兴趣。拥有这样一位能力超群、忠于职守的部长,新西兰的确十分幸运。我相信,我的中国朋友们会感到同样的幸运。

作为一个华裔新西兰人,牢固的新中关系与我利益攸关。作为双边关系的长期观察者,我会坦诚地说出我的观点。首先,我将简要介绍双边关系的现状。然后,我将阐述我对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在这篇讲话的结尾部分,我将谈及我们面临的某些挑战。

新中关系的现状

我经常对新西兰的华人同胞说,生活在新西兰,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这不仅因为新西兰有着无与伦比的环境、民主的政治制度、稳定的社会和强大的多元文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西兰与中国有着牢固的关系。当我们的入籍国或居住国(adopted country)与我们出生长大的原籍国(home country)关系不佳时,人们会感到不小的压力。但是对新西兰的华人而言,这种压力不存在。

不论以任何标准来做评判,我们的双边关系都是好的。我们的关系是如此之好,以至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称之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典范”。近些年来,我本人对两国关系的评价也与之相似。

在政治上,两国关系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得以持续。近期赴中国访问的新西兰领导人有副总理、环境部长、移民部长、贸易部长,以及一些政府部门的首席执行官。与此同时,新西兰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四位中国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他们是李克强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将军、习近平副主席和回良玉副总理。另一位政治局常委计划下月访问新西兰。
除了上述访问,两国领导人还有机会在不同场合,如东亚峰会期间,彼此交换意见。这些互访和会谈,使双方进一步理解了对方在双边关系及地区问题上的立场。双方都认识到了对方关切的重大问题。例如,新西兰一直恪守其在一个中国政策下做出的承诺。

彼此间的充分理解,使得双方在意见相左的问题上,如给予公民权利的问题,能够找到具有建设性的处理办法。对于这样的问题,新西兰政府一贯坚持通过接触和对话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孤立对方和基于政治目的批评方式。

坚实的政治关系对双方更广泛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一点在经济层面上最为明显。现在,中国是继澳大利亚之后新西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新西兰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还是新西兰第二大的、正在高速成长的出口市场。中国也是新西兰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和第四大游客来源地。
更为重要的是,新中两国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 – 其速度远远超过新西兰与其它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2001年,中国仅是新西兰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位列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英国之后。1995年,中国仅是新西兰排在第十八位的游客来源地。中国的经济潜力对于新西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从战略上讲,新西兰并未把中国的崛起视为威胁。我们欢迎一个繁荣和平的中国。我们相信,当今世界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以适应中国的崛起,并确保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我们认为,接触是应对中国崛起最有效的方法。

在中国参与南太平洋事务这一问题上,我们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一区域对新西兰的国家利益极为重要。我们认为中国在南太平洋区域日益增强的存在与其声望日隆的国际地位是一致的。正如新西兰外长穆雷•麦卡利(Murray McCully)所说:“中国在我们邻国的所做所行,与其在全球各处的所做所行别无二致:那就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参与来获得一定规模的能源,以满足其未来的能源需求,并通过确立自己的存在,表明其在别的方面的利益。”我们期待有机会与中国在这一区域合作,为我们正在分别付出的努力增添价值。

在社会关系方面,新中两国日益亲密。1970年,只有354位亚裔移民来到新西兰。2009年,亚裔移民达到26,871人。新西兰华裔人口已接近200,000。中国的文化和体育代表团频繁地访问新西兰。

新西兰政府早已认识到中国对于新西兰的重要性,并于上月早些时候推出了《中国策略》。《中国策略》中所提出的策略框架,将使政府在私营部门配合下与中国加强全面关系的工作更趋顺畅。在《中国策略》中,除了强调加强新中双方政治关系,还强调了为商品与服务贸易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及增加双向投资等。

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价值

上述介绍强调了中国对于新西兰的价值。中国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要对中国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我们需要超越双边关系。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在维护东亚发展、和平与稳定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东亚对新西兰正变得日益重要。

东亚对于新西兰的重要性最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2011年新西兰十大贸易伙伴中,有六个是东亚国家。这些国家分别是中国(第二名)、日本(第四名)、韩国(第五名)、新加坡(第六名)、马来西亚(第九名)和泰国(第十名)。1970年,只有约10% 的新西兰商品出口到亚洲。今天,以东亚为主导的亚洲吸收了新西兰全部出口商品的35% 以上。

东亚对于新西兰的旅游业和教育产业也至关重要。旅游业占有新西兰近10% 的国民生产总值,提供了近十分之一的工作岗位。教育产业是新西兰五大出口产业之一。在2007/2008年度,新西兰的教育产业创造了23亿新元的经济利益,并间接提供了超过32,000个工作岗位。中国、日本和韩国是游客和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

东亚的和平与稳定涉及新西兰的重大利益。因此,我们一直积极参与东亚的区域性事务,如东亚高峰会议。在我们参与构建东亚区域性体系与结构的努力中,中国是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

与中国相比,拥有440万人口的新西兰只是个小国。如果有人忽视了新西兰对于中国的价值,我不会感到惊讶。令人宽慰的是,中国政府相当深刻地理解新西兰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两国领导人经常提到新西兰在发展新中关系过程中,做到的四个第一:第一个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发达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发达国家,第一个与中国协商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和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

这四个第一与冷战时新西兰外交政策大相径庭。新西兰是第一个响应联合国号召,参与组建联合国军卷入朝鲜战争的国家。新西兰共派遣了4,700名士兵和1,300名水手前往朝鲜半岛,其中43人没能回来。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大!昔日的敌人如今变成了亲密的朋友。今天的新西兰被公认为是全世界最和平的国家。它的经济也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之一。

这一切都说明了新西兰在全球政治中的独特性和价值。新西兰的影响力要远大于它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新西兰得益于一位新西兰人的帮助。这个新西兰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60年,直到他于1987年去世。他的名字叫路易•艾黎。现在,路易•艾黎已经成为一个象征。他象征着中国人民与其它国家人民,尤其是与西方国家人民的友谊。

新西兰还有更多的潜力等待中国朋友们去开发。橄榄球七人赛现已成为奥运会认可的比赛项目,即将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首次登场。中国正在向该体育项目投入巨资,而新西兰正在帮助中国。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挑战

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消减公众之间的误解。这种误解可能会渗入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当中。这种误解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掺有错误信息的报道、缺乏沟通、某些移民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新西兰对海外资本在某些行业(如农场)投资的问题上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确定性。

误解的风险会永远存在,但只要应付得当,就能加以控制。大约10年前,我们比今天更担心在双边关系中存在的误解将会带来的风险。中国留学生数量的激增、中国移民的持续涌入、甚至中国游客的增加,都曾经导致了误解的风险。然而,我们的关系却快速顺畅地向前发展。这部分归功于新西兰政府持续不断地提升新西兰民众对亚洲的认知。毫不夸张地讲,我们正处在一个重塑自我特性的过程中。新西兰人新的自我特性将更贴近亚洲。

我们面临的一个中长期挑战是如何保持好我们的沟通渠道。如果中国作为本地区具有影响力和主导力的大国,只忙于与“更重要的角色”打交道,认为与新西兰的友好关系是理所当然的话,新西兰也许会感到很难与中国保持足够的沟通渠道。在国际关系中,没有哪个双边关系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潜在的挑战是,如果中美关系恶化,新西兰也许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新西兰不打算与其中任何一个大国站在一起,来对抗另一个大国。因此,新西兰准备为促进中美沟通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我们将为新中建交40周年举办庆祝活动。这是我们回顾过去业已取得的成就和思考应对未来挑战的绝佳机会。

谢谢大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简称:国经中心,英文缩写: CCIEE) ,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国际性经济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机构,是集中经济研究领域高端人才并广泛联系各方面经济研究力量的综合性社团组织。中心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成为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他的身份及领导层的“豪华”阵容,使得新智库备受海内外瞩目,一时有“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之称。

ID:29
ID:30

热门关注

ID:31
ID:32
ID:33
ID:34
ID:35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留学新闻 语言考试 院校专业 材料准备 申请条件 行前准备 签证办理 留学生活

精彩图文

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