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8

教育部长蒋伟宁访法主持欧洲教育组长会议并会晤学界人士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 2013年07月27日 09时讯

教育部蒋伟宁部长于7月17日至18日访问法国,除了主持欧洲地区教育组长会议,也在吕庆龙大使、齐王德公使、陆美珍组长、施眉绮秘书全程陪同下,与法国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暨巴黎13大学校长Jean Loup Salzmann等人会晤,与留学生会谈,并访问刚获2013年CWUR(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排名为全球36的巴黎南区大学。

蒋部长于17日午间抵达巴黎后,随即与法国学界人士会晤。出席人员除了S主席,也包含学术声誉卓着的巴黎理文大学主席Canto-Sperber、巴黎东区大学校长Roussel、有我高等学院预备班学生就读的Janson de Sailly中学校长Forestier...等人。

蒋部长关注台法间学术教育合作,除了感谢各校对于台湾政经发展、民主价值、人文素养、国际视野的正面回馈、与台湾长期的合作、互信,也期盼交流方式与内容更多元、更符合变迁社会的需要。此外,蒋部长也与在场人士就世界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资源整合的影响、大学教学与学生就业、技职教育发展等进行深入讨论。蒋部长并向出席学界人士介绍台湾奖学金、华语文奖学金、选送台湾华语教师至国外任教等计画,并盼在场学界人士未来有机会访台,实地了解台湾教育发展。

随后,蒋部长与就读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第七大学等学生会谈。蒋部长除了介绍12年国教,也关切学生留法生活。部长与出席学生一一交谈,就学成后返国就业、各国教育制度资料的建立与提供、考试与学习等等广泛交换意见。他期许年轻一代优秀留法学生毕业后能在法国学界、业界扎根,培养全球人才的能力、继续为台湾发声、也将法国的长处带回台湾。

蒋部长接着前往巴黎南区大学,在国际关係副校长带领下参观校园,随即拜会校长Jacques Bittoun,并由B校长向部长简介巴黎南区大学重要资讯。该校佔地580公亩,共有2万7千多名学生,主要学科领域为理工;该校约有4,800名国际学生,有鑒于法语为国际学生却步留学法国的因素,该校预计开设更多英语课程,以迎合国际化的需求。巴黎南区大学在2013年的CWUR排名全球36名、在2012-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排名中则列为37名;该校有4位数学界最高荣誉-费尔德兹奖得主、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教育部计划自2014学年起,每年甄选5名学生前往该校就读博士班,并由台法双方共同资助奖学金。

次日,蒋部长主持欧洲教育组长会议。上次欧洲教育组长会议是在2010年于法国巴黎召开,因此这次会议对于国内外教育议题、趋势,以及欧洲地区学术教育合作业务重点方向的讨论意义重大。目前教育部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瑞典及英国共设有8个教育组,各自依驻地业务属性,筹划办理推展与驻在国官方合作、促进双边学术合作及教育交流、推展对外华语教学与测验、邀访法国教育人士访台及接待国内学术访团、宣导外国学生赴台留学及研习、辅导公、自费留法学生及团体、办理学历採认与查证、彙析教育趋势与资讯,以及其他相关交流业务。各组除提交上半年工作计画实施成效,并针对上开各项业务及创新方案提出具体建议,蒋部长均一一聆听,并裁示作法。

会议结束后,吕庆龙大使邀请蒋部长参加对法工作概况介绍。吕大使是见证30年来台法关係演进的专业外交官,他从政、经、教科文合作等各面向,对台法关係作了精闢生动的简报,也就教育业务的推动与开展多予肯定及期许。出席人员另包括法国教育中心及法国高等教育部官员。

蒋部长此行行程紧凑充实,除了与法国重要学界人士交流讨论、探视留学生、也慰勉欧洲各组执行教育部任务与拓展合作交流的辛劳,对欧洲整体及各组业务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示。

20130727093206766.jpg

蒋部长与法国重要教育人士餐叙

20130727093209396.jpg

蒋部长与留法同学会谈

20130727093255121.jpg

蒋部长访问巴黎南区大学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ID:29
ID:30

热门关注

ID:31
ID:32
ID:33
ID:34
ID:35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新闻资讯 社会聚焦 海外趣闻 行业动态 留学政策 留学预警

精彩图文

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