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28

越南举行「台湾奖学金」及「教育部华语文奖学金」颁奖典礼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 2013年07月19日 06时讯

台湾奖学金及教育部华语文奖学金颁奖典礼7月12日在驻胡志明市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会议室盛大举行,陈柏秀处长亲自颁发受奖证书及礼品给38位受奖人,同时为受奖人举办赴台行前说明会。

台湾奖学金本年录取12名(越南中部以南),分别就读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本奖学金除了减免学杂费之外,每月另补助生活费,就读大学部每月新台币15,000元,硕博士班每月新台币20,000元整。教育部华语文奖学金录取26人,分别前往台湾各大学华语中心研习华语9个月、6个月或2个月不等,每月补助新台币25,000元整。

行前讲习会详细介绍赴台留学签证、在台居留身分、台湾学习环境、校园生活适应、学成回国就业等重要事项,并邀请越南留台校友许仁兴硕士、萝翠珊同学分享台湾留学与研习华语愉快而充实的经验。

陈柏秀处长期勉受奖人把握赴台研习机会,提升华语能力,日后运用华语专长到台商企业工作,或进一步到台湾进修高级学位,将来学成回到越南担任台商企业重要干部,承担台越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重要角色。获奖学生一一发表感言,对于获奖表达惊喜与感谢,并承诺将善用赴台机会,认真学习。

準备赴台就读博士班的黎竹玲致词感谢驻胡志明市办事处公开公正办理奖学金遴选,提供难得的留学机会。尤其感谢在申请过程中曾经向台湾教育资料中心提出许多留学问题,都能立即得到亲切而详细的解答。本次亲身参加留学讲习会,更是获益良多,相信九月到台湾留学,一定善加把握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20130719060344410.jpg

陈柏秀处长(右一)颁发台湾奖学金证书给越南12位受奖人

20130719060345832.jpg

陈柏秀处长(中)颁发教育部华语文奖学金证书给26位受奖人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ID:29
ID:30

热门关注

ID:31
ID:32
ID:33
ID:34
ID:35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新闻资讯 社会聚焦 海外趣闻 行业动态 留学政策 留学预警

精彩图文

ID:36